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 正文

今日要闻!厦门招聘教师取消编制实行“参编”,教师职业还是铁饭碗吗?

来源:教育人陈志文    时间:2023-03-26 09:48:15


(相关资料图)

厦门今年招聘的教师没有编制引起社会关注,但强调相关待遇上“参照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管理。”其实这个话题,这些年一直备受关注。

此前1月厦门教育局对此曾经正式回复称:“在政策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今后厦门中小学招聘的教师实行参照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管理,参聘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住房货币化补贴等方面均参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同等标准执行。

2019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其中第14条就是谈教师编制问题的。我引用如下: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适应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紧迫需求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及高考改革等带来的新情况,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规范、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创新编制管理,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编制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在这个部分,特别强调了适应人口变化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配。尤其是城乡差异,农村因为空心化,导致教师富裕,但因为城镇化,生源聚集,缺教师。包括新高考带来走班选课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强调“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创新编制管理”,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

我理解,厦门目前的做法,就属于创新,即解决实际困难需求,找到的解决办法。总体上我们希望降低财政供养人员,即所谓编制内的人员,但现实中,因为种种原因,到处喊缺人,缺编制。因此,为降低财政负担,政府治理上经常是一刀切,总体不能增加。在这个背景下,虽然现实需要增加老师,但的确地方政府没有那么多编制。在这个情况下,厦门就用了这种“参编”的做法。没有名,但有实。对此,很多人还是有一些担忧,尤其是待遇和聘用上的风险。

既然是这样承诺的,那就应该问题不大。放大讲,中小学教师属于国家要承担的基础服务,基本民生,因此编制这个词可能会走出历史舞台,但是相关的管理仍然会是以国家承担为主的,因此,也不必太在意这个词。

当然,理论上多多少少都是有风险的,和以前有编制的相比,但反回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历史上所有改革都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也是无可奈何。

关键词:

精心推荐

X 关闭

X 关闭